砂土液化一般是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在地震动作用下,水压突然增大,使原本处于“固态”的砂土变成可流动的“液态”,水-砂混合物冲破上覆土,喷出地表,形成“喷水冒砂”的现象。砂土液化宏观现象主要表现为喷水冒砂、地表横向侧移、地面沉降、地基丧失承载力等,在国内外多次地震中,经常发现因砂土液化导致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。
此次地震调查中,在内比都附近的农田、道路以及村民院落中发现了大量液化喷砂现象。如位于内比都东15 千米的一个村宅,该村距河流约500 米,处于易发生液化的场地,全村300多户中有70-80户民房因液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。调查中发现,在长约300 米范围内,发现多条平行地裂缝,裂缝处有明显喷砂,最大宽度超过50厘米(图(a))。裂缝穿过民房,导致民房损毁。即使今年3月份刚建成的一栋二层砖木结构新房,也因液化裂缝贯穿而损坏严重(图(b))。而该村中没有受到液化影响的民房则保持完好,均可以正常使用(图(c))。这是截至目前在此次地震调查中发现的液化加重震害的典型案例。
(a)液化产生地裂缝
(b)新建民房因液化裂缝贯穿而严重破坏
(c)附近其他没有受液化影响的民房